Galaxy Z Fold7 重點開箱~ 內外兼修進化有成,S26 series 讓人更期待



2025年 Galaxy Z Fold7 摺疊機真的做到內外兼修! 老實說, Galaxy AI 與 Google Gemini 深度整合,便利性已高於一般語音助理,不論是影像、影音創作或辦公商務應用都有流暢的效率,這代最吸引小米的,絕對是那摺疊起來之後,厚度還是比 iPhone 還薄的機身,此外,隨著 S25 Edge 同樣以纖薄外型現身,小米反而更期待 Galaxy S26 series 會帶來那些革命性的演化,不過這是明年 2026 的事了,哈哈,來看 Samsung Galaxy Z Fold7 重點開箱吧~



厚度比 S25 Ultra 還薄/防護力更強

小米手上的這支 Galaxy Z Fold7 海影藍,機身重量約 215g,在加入 2億畫素鏡頭,維持 4400mAh電池配置和 IP48 防護等級前提之下,重量還比上代減輕約 24g(差不多是一顆 AA 電池),同時兼顧手感與防護力。


全展開厚度約 4.2mm、摺疊厚度也才 8.9mm,厚度較前代減少 26%,裸機拿在手上的握感的確輕盈。


除此之外,機身不因輕減而犧牲高強度的防護配置,邊框與轉軸外蓋採用全新的 Armor Aluminum 鋁合金材質,強度比前代提升約 10%,在持續反覆摺疊開合日常使用之下,依然保有優異的耐用性與抗彎防護力,則背蓋採用 Gorilla Glass Victus 2,提高整機抗衝擊與耐用性。


打開之後,約 2個 10元硬幣厚度;摺疊之後,厚度大約有 5個 10元硬幣厚度。

摺疊狀態的密合度極佳,也可能因為這樣,要開全展開模式就略為卡卡,因為細薄讓手感略滑,得用指腹按壓或從縫隙用點力開啟,用久之後就會較順手。


水滴型鉸鏈搭配新一代 Armor FlexHinge 軸承,不僅讓機身更纖薄,還能有效分散摺疊時的壓力,讓螢幕更為平整,降低螢幕摺痕與損傷的機率,提升整體耐用性與使用壽命。



內、外螢幕大升級/防護加倍

外螢幕則為 6.5吋,採用 Corning Gorilla Glass Ceramic 2 陶瓷玻璃保護,搭載 1000萬畫素鏡頭,這尺寸讓打字鍵盤與 App 顯示畫面更貼近人眼視覺,整體看起來較為順眼。


內、外螢幕皆支援 HDR 與 10-bit HDR ,觀看 Youtube 影片,畫面細節清晰,色彩深度與對比度優異,讓灰階和亮部過度自然柔和,增加了影像的層次感。


Dynamic AMOLED 2X 內螢幕也增大至 8吋 (視野較前一代提升 11%),UTG 超薄可摺式玻璃厚度加厚,邊框也在推窄,最高亮度提升至 2600 尼特,解析度 2184 x 1968,支援最高 120Hz 智慧調節更新率,戶外與室內顯示效果都顯著升級,動態滑動、觀看影片細節與色彩鮮明感表現不差。


透過全新的轉軸結構,螢幕在全展開後也接近無痕感,雖然側面俯視或高光下還是隱約出現,但這也是大部分摺疊機都會有的狀況,就看個人的”完美”標準到哪囉。



深度融合生活的 Galaxy AI

Galaxy AI 必須給它拍拍手,除了與 Google 結合最深,系統居然還比原生好用! 包括搜尋圈、通話即時翻譯/翻譯助理、生成式相片編輯、跨 App 秒到位等應用,簡單直覺的操作方式廣受用戶喜愛。


Galaxy Z Fold7 此次也加強了「音訊橡皮擦」、「Gemini Live」深度用法,至於其他 Galaxy AI 功能,在 Galaxy S25 UltraGalaxy Z Fold6 深度開箱都有詳細解說,就不多加贅述。

重點功能會顯示於側螢幕工具列裡面,快捷項目都可自行定義。


☆音訊橡皮擦☆

這功能源自 Google Pixel 系列的魔術降噪,簡單來說,就是能一鍵將聲音來源進行分層,並能自由調整各層聲音的音量,像是背景噪音、風聲或嘈雜的人群聲等雜音,消除效果也非常好,用戶用媒體瀏覽器打開影片便會出現”音量”圖案,或者按下星星圖案也快速啟用功能。


☆ Gemini Live- AI 即時視覺對話☆

另外,最新的 AI 即時視覺對話,Gemini Live 能讀取用戶相機鏡頭或螢幕畫面,與使用者進行互動,不論挑選參加會議的合適穿搭、拜訪客戶的送禮靈感等,能隨時隨地為生各式情境提供即時回饋,成為直覺、聰明的貼身顧問。


2億畫素相機、模組卻更小

後置相機模組在視覺上更加平整,感光元件卻比前代大了 18%,主鏡更採用與 Galaxy S25 Ultra 相同的 2 億畫素感光元件,模組體積居然還比 S25 Ultra 小了 18%(嘿嘿~小米神算(自稱) 預視 S26 Ultra 的相機模組會更薄?)

但設計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平放在桌上打字時,機身略顯重心不穩,會有些微晃動,雖然不影響使用,但若你剛好對 3C 產品要求較高,那……建議到門市看看在考慮囉。

另外,相機預設輸出為 12MP,若有裁切照片的需求,可選擇 200MP和 50MP 拍攝,影像透過 Samsung ISOCELL HP2 感光元件和處理器的 AI 影像優化,能讓裁切後的照片保有不錯的清晰度,整體的色彩的鮮明感和亮度也比上代提升。後置三鏡頭排列依序為👇
✅1200萬畫素超廣角鏡頭 (f/2.2)
✅2億畫素 OIS主鏡頭( F/1.7),2x光學變焦、支援8K/30fps、4K/120fps 錄影
✅1000 萬畫素 3x 光學變焦 OIS 遠距鏡頭(F2.4),支援3倍光學變焦

相機拍攝介面提供 0.6x、1x、3x 預設焦段,最高支援 30x 數位變焦,左上角提供濾鏡、動態照片、12M預設及 200M/50M 高畫素切換,並新增自動對焦、微距特寫。


你可能覺得既然主鏡頭都升級到 2億畫素了,為什麼拍攝倍數沒啥變化?
2億畫素的優勢,主要是能讓裁切彈性更高,即使畫面放大或遠距拍攝時,能改善畫質損失的狀況,包括維持微距和 3x之後畫面細節,再來就是讓影片畫質能更細膩,同時可透過大感光元件和 ProVisual Engine 技術,讓色彩更鮮明、光影層次自然、明亮感也更好。

遠遠用不同焦段拍拍哆啦 A夢 (小叮噹) 給大家參考~ (照片有焦段說明)


其他場景拍拍

自動微距特寫

套用內建濾鏡


夜間模式

覺得 Galaxy Z Fold7 在暗光場景表現進步不少,顏色還原度高,高光也不會曝光太糟,大致上,城市街角拍攝效果還不錯,噪點也明顯改善,在極暗環境下,拍攝效果還是沒 S 旗艦來的好,但以歷代 Z 系列來說,是全方位都有大幅進步的大摺。


怕這張太敏感,用相簿編輯內的「物件橡皮擦」修圖一下看看效果。



處理器 & One UI8

處理器則搭載 Snapdragon 8 Elite for Galaxy ,CPU 效能較前代提升 38%、GPU 較前代提升 26%、NPU 較前代提升 41%,為各項 AI 應用帶來更迅速、流暢的智慧體驗,電池維持與上代相同的 4400mAh 電池配置,支援 25W充電。

雖然電池維持與上代相同的 4400mAh 電池配置,但 Snapdragon 8 Elite for Galaxy 的演算真的威! 續航力進步不少,不過可能手上測試版還沒完全更新,PCMark 測試一直沒成功,但影片開著近快 20小時是沒問題。充電效能則支援 25W充電、15W無線充電、4.5W反充(??) 。

體驗到這~ 最後來看看隨盒配件,就是 Type-C to USB 充電/傳輸線、取卡針及說明書。


優缺點心得

上代 Z Fold6 不管是外型設計、生態圈系統到 Galaxy AI 的深度整合,其實已經是指標性的摺疊機款,短暫快速體驗 Galaxy Z Fold7, 覺得大摺工多應用已經都很熟悉上手,主要是變得極緻輕薄的機身,絕對是大部分人掏錢買單的誘點之一,除了重量和厚度更為輕減,內外螢幕亮度提升和細膩度讓觀看體驗也更好,加上 Snapdragon 8 Elite for Galaxy 處理器與優化後的 One UI 8,效能流暢、散熱穩定、續航力也比前代明顯進步不少,主鏡畫質也不再人讓詬病,若你還沒用過大摺疊機,全方位都成熟的 Galaxy Z Fold7 值得你考慮,缺點方面,就是歷年不變的 25W 快充,摺疊之後水平略不協調,另外,與 X Flod5 相比,螢幕色彩和拍照質量後者略勝一籌,若你是注重拍照,或喜歡影像更飽滿點的, vivo X Flod5 也可以參考看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