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Phone (3)開箱~ 一機雙 AI 鍵、背蓋點陣這樣玩


剛推出的 Nothing Phone (3) 在整體規格上雖然不是最頂,但在同價位機款中,依然有其他手機少見的獨特之處,像是背蓋的 Glyph Matrix 點陣螢幕,不只能從背蓋看時間,還玩點”Nothing 小遊戲”, 增加用戶與手機之間互動樂趣,側而邊獨立 Essential Key 可一鍵錄音截圖智慧內容分析等,也同步整合 ChatGPT,未來擴展應用讓人期待,相機也升級到 5000萬畫素三鏡頭,其中一顆還是潛望長焦,還有哪些亮點? 一起開箱 Nothing Phone (3) 吧~



透視感x幾何美學

Nothing Phone (3) 維持一貫經典極簡風格,透明背蓋的機械電路幾何美學更為強烈,最大變動,便是捨去周圍 Glyph 燈條,右上角多了圓圓的 Glyph Matrix 點陣螢幕,讓 Phone (3) 與上代有更明顯的區隔。


三鏡頭、手電筒及 Glyph Matrix 集中背蓋上半部,好不好看真的見仁見智,也不能說不好看,反而有種混亂的美感(例如 LABUBU??) ,還愈看愈耐看,而這樣看似不規則的排列,是否會影響拍攝? 後面相機實測再來看。


看到下方那顆紅色小方塊了嗎? 那不僅是單純黑紅配色,若進行錄影或錄音,它就會開始閃爍紅燈,提醒你「正在錄影/錄音中」。


機身防護也升級為 IP68,並從中框到按鍵到全機身材質共採用 53 個含有再生材料的零件製成,再融入科技的同時,實現永續環保理念。

螢幕正面和背蓋皆採用 Corning Gorilla Glass 7i/Victus 保護,抗刮耐磨的優點,很足夠應付日常生活使用,加上康寧大猩猩玻璃本身透光率高,讓螢幕的顯色效果和機身耐用性之間取得不錯的平衡。


機身尺寸為 75.59 mmX160.6 mmX8.99mm,重量約 218g ,雖然比上代多了約 17g,但別忘了它加了顆長焦鏡頭,加上略為圓潤的金屬邊框設計,握持感溫潤合手,也不會過分厚重。



Glyph Matrix 點陣式圓形螢幕

Glyph Matrix 可不是單純只是個會亮的小螢幕,它有點像快捷鍵,當來電時,長按背蓋Glyph 按鈕,便能快速看到聯絡人或號碼(需等版本更新),不用每次都翻過來看查看,平常也能看時間、計時、電量顯示及手電筒等等,此外,還提供猜拳、轉瓶子等互動小遊戲,此外,未來可透過 nothing.community自己下載或創作點陣圖案。


下方黑色的 Glyph 按鈕,能長按、點擊來切換各種點陣圖功能,例如輕點兩下開啟手電筒、長按開始錄音,或是快速點擊叫出 Glyph 玩具。


Glyph Matrix 手電筒提供四段亮度調整,包括音量大小提醒燈效,還有玩具項目選擇。



1.5K 螢幕

尺寸雖持 6.67 吋 AMOLED 柔性螢幕,但解析度提升 1.5K(2800 x 1260),邊框比 Phone (2) 窄 18%,縮減至 1.87mm,觀看影片時,視覺上更接近無邊感,亮度也提升至 4500 尼特和1000 Hz 觸控採樣率,於戶外高光下也能看得清楚,並支援 1~120Hz 的自適應刷新率,實際滑動或操作螢幕時,流暢度還不錯,螢幕也已貼上保護貼囉。


除了支援 HDR+ 和 10 bit 色彩顯示,畫面色彩顯得自然、層次感也更細膩,搭配 Snapdragon 8s Gen 4 處理器,透過 AI 演算和三重 AI ISP ,在播放影片時能自動優化畫質、增強動態範圍,雖性能不算旗艦頂尖,但整體影音體驗還是有水準以上的表現。



Essential Key 三大 AI 功能

最新的 Nothing OS 3.5 系統介面重整得更為簡潔,透過這顆「 Essential Key」通過 25,000 次按壓測試的實體按鍵,能讓用戶能以輕鬆直覺的方式,省略查找資料的繁瑣操作過程,目前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不過能利用一鍵按壓截圖、儲存語音、分門別類資料和彙整待辦事項清單,個人覺得是挺實用,未來進化讓人更期待,搭配 Android 系統的 Gemini ,等於一機擁有兩個 AI 語音助理。


Essential Key 主要功能包括 Essential Search、Flip to Record、Essential Space 三大項,來看看這些功能有哪些用途?

★Essential Search – 智慧搜尋欄★

簡單說,就是將原本在螢幕最底部的「Google 搜尋欄」,替換成 Nothing 自家的「Essential 搜尋欄」,同樣從主畫面往上滑動即可啟動,能搜尋系統內的聯絡人、照片、檔案,不過目前軟體尚未成熟,實際使用上覺得有點繁瑣多餘,未能感受 Essential Search 帶來的便捷,期待後續更新囉。

若可以出現像 Google 圖示,Essential 搜尋欄的完整性會更好。


★Flip to Record★

若你有常開會要錄音的需求,這快捷功能還不錯,在手機螢幕朝下狀態,長按 Essential 鍵,即可開啟/關閉錄音功能,後續會將會議內容轉錄成文字,不過目前翻出的中文和分析有點……。

太深奧了….


★Essential Space★ –

按下 Essential Key 之後,不管是截圖、錄音或將網頁看到的活動安排到行程、加代辦事項,輸入文字或語音指令,這些資訊都會自動整理到「Essential Space」裡,幫你進一步分析、歸檔,AI 錄音分析每個月僅有 300分鐘可用。



5000萬畫素四鏡頭

除了獨特的透明幾何背蓋和 Essential AI 大腦,Nothing Phone (3) 還有同價位少見的全機前、後四顆 5000萬畫素鏡頭組合,比起前幾代小幅度改版,Phone (3) 在系統和影像進化上,都展現獨特定位和野心,來看鏡頭規格和拍攝效果吧~

5000 萬畫素 OIS 潛望式鏡頭(F/2.68、1/2.75 吋感光元件) ,支援 3X 光學變焦、6x 無損變焦、60 x數位變焦、5cm長焦微距
5000 萬畫素 OIS 主鏡頭( ( f/1.68、1/1.3吋大感光元件),支援 2x無損變焦
5000萬畫素 114° 超廣角鏡頭(F/2.2、1/2.76 吋感光元件、EIS)
三鏡頭皆支援 4K/60fps、1080p /60 fps 等錄影拍攝。


相機介面也提供 1x、2x、3x、6x 拍攝模式,及獨立長焦微距,點一下右上方 「Ⅴ」圖示,可看到曝光、自動 HDR、定時拍攝、相片畫質、動態相片(原況)、自動色調、濾鏡、運動捕捉更多設定、浮水印等功能,還有多 款 Lenticular 濾鏡。


日拍的表現還的不錯,這顆主鏡頭的色彩還原自然、細節捕捉能力算有中階機水準以上,應付日常旅遊、拍風景什麼的都沒問題,發色雖沒其他友商來的鮮明,但畫面是舒服和諧的,而超廣角在邊緣也沒什麼明顯變形,加上氛圍感極佳的 Lenticular 系列濾鏡,Nothing 今年在相機影像交出不錯的成績單。


▲長焦微距▲


▲Lenticular 濾鏡▲


▲人像模式▲

人像模式提供 1x(24mm)、2x(50mm)、3x(70mm)、4x(100mm) ,支援天鵝絨、旋焦、五角星及雪花共四種光斑虛化效果,雖然人像效果沒有 vivo 和 OPPO 來的討喜,但在輕度美顏下,膚色跟服裝不管是顏色或細節有很好的還原,解析力相當不錯,反而給了後製修圖很大的空間。

預設模式的散景也很柔和,不同的光源場景建議可以試試四款光斑虛化,不過在戶外建議不要到光源太複雜的區域,避免陰影太多照射在臉上,讓膚色明暗不均。來看局局實拍

第一組-1x(24mm)、2x(50mm)、3x(70mm)、4x(100mm)

第二組-光斑虛化

▲運動模式▲

相機模式還支援「運動捕捉」,這功能拍攝效果還不錯耶~ 本來拍起來會糊糊的,沒想到張張都很清楚,很適合拍攝正在運動中的物體,大約 3 秒即可連拍 8 張高品質相片。

▲夜景模式▲



5000萬畫素自拍前鏡頭,也支援 4K/60fps,對於 Vlog或直播等影音創作者來說,不管用前鏡頭、還是用後鏡頭拍攝錄製都有旗艦級的畫質支援,後續裁切或後製也更加有彈性。



硬體效能/續航

這顆台積電 4mn製程 Qualcomm Snapdragon 8s Gen 4八核心處理器,擁有 Qualcomm 8 Elite 大部分的DNA,A720 大核多核效能接近旗艦行列,讓 Phone (3) CPU 比上代提升36%,應付即時 AI 摘要、聊天、語音指令、AI 圖像優化等多工效能運行已很夠用。


此外,透過 16GB+512GB 記憶體(提供額外 2GB 擴充),和 LPDDR5X 內存及 UFS 4.0 快閃記憶體高效組合,除了能存放大量照片、影片或檔案, A720 大核也能有助高負載運算效能,載入高資源遊戲能保持順暢,機身內建電池 5150mAh ,快充也提升至 65W,充電速度也比上代提升,能在 20 分鐘內從 1% 充至 50%,另外還之支援 15W 無線充電、5W 反向無線充電及 7.5W 反向有線充電, 提供安兔兔 / PCMark 跑分分數參考。

若你平常有玩遊戲,透過全新 Adreno 825 GPU、光線追蹤技術及 Game Super Resolution 2.0 聯手,能同時兼顧效能和畫質,玩原神這類高資源需求的遊戲,操控上大致流暢,但玩幾分鐘之後機身會略微升溫,偶爾出現小卡頓的狀況,但不至於過熱而當機。



Nothing 系統/小工具

Nothing Phone (3) 採用基於 Android 15的 Nothing OS 3.5 ,風格依舊簡潔,那些專屬的點陣風格小工具也繼續保留,而 Nothing 承諾提供 5 年 Android 主要更新和 7 年的安全性更新,對於用戶來說是很加分的。


機身其他配置看看,頂部配置降噪麥克風和喇叭。

右側為電源鍵兼 Gemini 語音助理,及 Essential Key。


左側為音量調整按鍵。


底部則配置 SIM卡槽為雙卡雙待,支援 eSim:麥克風、USB Type-C 充電/傳輸孔支援 (雙卡)、立體喇叭。


特色體驗到這兒~ 最後來看標配配件,包括了雙頭 Type-C 充電/傳輸線、取卡針及透明軟性保護殼。



優缺點心得

整體來說,Nothing Phone (3) 在同價位中是極具個性的一款,包括了工業科技感的透明背蓋,和全新的 Glyph Matrix 點陣螢幕,雖然性價比不是那平衡,但 5000畫素四顆鏡頭在中階機款少見,其中,運動捕捉也事務外的好用, AI 應用效能上已算是接近旗艦效能,在某些時期還是頗具競爭力,至於小缺點,大概就是玩遊戲久了會微微發熱,Essential Key 離電源鍵有點太近,偶爾會誤觸,總結來說,Nothing Phone (3) 有特色、有趣味點,AI 也堪用,相機好拍,長焦微距更是讚讚的,續航力也持久,有興趣的可以到官網晃晃。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