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水質監測裝置奪下 2025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設計大獎



今年適逢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創辦二十週年,自開辦以來已頒發近 150 萬英鎊獎金,並成功協助超過 400 項設計作品商品化。2025 年度競賽吸引來自 28 個國家與地區、超過 2,100 件學生作品參賽,最終由 James Dyson 親自評選出兩項國際大獎。榮獲國際永續冠軍的波蘭團隊以 WaterSense 奪得殊榮,透過紙製感測器與 AI 模型打造自動化水質監測設備,能即時分析數據並預測汙染。
國際醫療冠軍則由義大利設計師作品 OnCue 奪下,專為巴金森氏症患者設計的智慧鍵盤,透過震動與視覺提示輔助輸入,改善顫抖與僵直問題。


國際永續冠軍得主 WaterSense 自主式水質監測設備

全球超過 40% 的水體受到嚴重汙染,河川與湖泊特別容易受農業廢水、生活汙水與工業排放影響。在台灣,2024 年約有 38.9% 的重要河川遭汙染。然而,多數國家仍僅每月採樣一次,難以及時發現突發汙染或追蹤金屬、微塑膠等有害物質。

來自波蘭的博士生 Filip Budny 研發出 WaterSense,以創新技術改善水質監測。裝置利用自然水流自供電,搭配低成本、可回收的紙製感測器,可全天候監測超過 20 項水質指標。系統每日自動更換感測器,並從三個深度採樣,每分鐘將資料傳回 AI 平台分析,不僅能精準追蹤水質變化,還可提前 72 小時預測潛在汙染。

專家指出,WaterSense 是首個能即時、系統性監測水質的方案,將提升預測準確度,造福環境與社會。Dyson 創辦人 James Dyson 也讚譽這項發明解決了傳統監測效率低與人力依賴的問題。

Filip Budny 獲得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國際永續獎」後表示,將把獎金投入量產與合作計畫,目標於 2026 年前建構覆蓋全歐洲的水質監測網絡,為環境永續提供即時、精準的數據支持。

國際醫療冠軍得主 OnCue 巴金森氏症專用智慧鍵盤

巴金森氏症影響全球逾 1,000 萬人,台灣患者也超過八萬人。顫抖、僵直與動作遲緩等症狀,讓打字等日常操作變得困難,而現有輔助鍵盤多僅放大按鍵或簡化輸入,難以真正改善使用體驗。

義大利設計師 Alessandra Galli 為此研發 OnCue —— 一款結合智慧鍵盤與腕帶的輔助裝置。透過同步震動與燈光提示,幫助患者維持打字節奏、減少錯誤,重拾數位互動的自信。OnCue 採分離式設計與凸起鍵邊,減輕手部壓力並提升觸覺回饋,震動強度與燈光可依個人症狀調整。

專家指出,OnCue 以人性化設計帶來突破,實質改善巴金森氏症患者的數位溝通體驗。Dyson 創辦人 James Dyson 也讚賞此發明以設計力量回應醫療挑戰。

獲得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國際醫療冠軍 後,Galli 表示將投入獎金用於原型優化與臨床測試,並計畫拓展應用至阿茲海默症與肌張力障礙等神經疾病,期望以設計改善更多患者的生活品質。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