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影像的逆襲~ 攜手蔡司x聯發科攜手打造X300系列,如何打造人人都能輕鬆體驗的口袋單眼相機

X300 系列一推出再度獲得熱烈回響,這次 vivo 總部總經理-湯青良和聯發科總監-李俊男特別訪台,除了一解 vivo 影像系統背後緊密整合的技術架構,蔡司 2億畫素 APO超級長焦鏡頭,面對賽事、演唱會等極限拍攝場景的掌控所做出的努力,同時也解答了為何國際版的 AI 功能會因地區而有所不同。

X300 系列不光是蔡司影像逼近專業相機的拍攝效果,直覺的介面讓新手初次使用也能輕鬆上手也是一項優點,這次搭載業界領先的 CIPA 5.5 級防手震,不只是靠硬體,透過 vivo 自研影像晶片和天璣 9500處理器,透過雙 NPU 架構分擔高強度影像運算,達成即時又低功耗的處理,讓瞬間抓拍與追焦更精準,電影人像錄影更支援 4K 全焦段與 4K/120fps,「拍錄分時」架構也能邊錄影邊抓高畫質照片,畫質提升超過三倍,不論是用戶或專業創作者滿意的影像。

X300 Pro在高速追焦表現進化不少,搭載完整的「長焦追焦系統」,結合自研 X-Track 演算法與全新藍圖極限追焦引擎,並與聯發科技深度協作,整合雙引擎(物件追焦 + 即時對焦)與 X-Track 演算法後,對焦延遲縮短至 33 毫秒,真正達到「看到就能抓到」的精準追焦效果。


在 480mm 超長焦段之下,能實現每秒連拍 12 張、連續輸出 36 張無損畫質影像,搭配專屬增距鏡後,更可延伸至 400mm 超遠距追焦,無論舞台上高速移動的表演者,或山間掠過的飛鳥,都能清晰捕捉,展現 vivo 在影像運算與光學控制的極致掌握。

在生態攝影領域,也針對 10~30 倍長焦的花鳥攝影,全新演算法架構首創「超長焦空氣切割機」,結合多模態感知技術,能智慧辨識複雜背景並精準保留主體細節,搭配後端虛化模擬,使光影層次更立體、細節更真實,重現肉眼所見的臨場之美。

在人像上,經訪談超過百位專家,歸納出獨有的「80%真實、20%潤色」原生美感標準,打造「真實」、「透亮」這兩種美顏,實際拍攝上,膚色的紋理質地與光影的自然層次的確更為自然討喜,另外,會場有提到「原生光影」,簡單說就是關閉 AI,完全無修飾的拍攝,相對後製創作空間也更廣。

另外,人像模式和風景模式獨有的「AI 四季、時段、創意」等生成功能,為什麼國際版、部分X系列、v系列機型都未等到更新。

vivo 總經理湯青良(阿湯)也給出了說明,提供 AI 影像、生成、換景等進階功能時,必須根據區域法規設計伺服器布署方式,才會有「功能不同步」或「提供選擇有限」的狀況,例如,印度必須將伺服器架設在當地境內,亞洲區大部分國家,包括台灣,伺服器均設於新加坡,部份國家地區則需要採集中管理方式來符合當地對用戶隱私、資料保護與伺服器落地要求。

在極限拍攝場景中,vivo 與聯發科技三年深度共研,讓 X300 系列的影像實力再升級。硬體與軟體緊密結合,不僅更省電,也讓 AI 影像運算速度更快。自研 NPU 區域架構能在毫秒間完成高速追焦與即時畫面識別,每一次快門都能精準抓住感動瞬間。像是舞台拍攝,全新「靈動人像演算法」透過零延時多幀合成和摩爾紋三重抑制技術,有效化解舞台燈光干擾,讓長焦抓拍更加穩定、畫面更純淨。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