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度台灣引進的旗艦機款算都到齊了,Xiaomi 15 Ultra 也上市一段時間,剛好這陣子出門都把 vivo X200 Pro、OPPO Find X8 Pro、 Galaxy S25 Ultra 帶在身上,就順便四款演唱會旗艦機的拍攝效果。
先說覺得 Xiaomi 15 Ultra 不錯的地方, HyperAI 2.0 系統結合 Google Gemini,像是 AI 摘要、翻譯、寫作助手,甚至 AI 擴圖、構圖輔助等應用,場景適應力更精細,相機也直接升級到 2 億像素潛望長焦,支援 200mm 光學等效變焦,進光量也比上一代多了 136%,不管人像膚色改善還是遠距、微距錄影表現都很驚艷,整體來說進化相當有感,那實際演練操作有哪些優點與小缺點? 來看看 Xiaomi 15 Ultra 體驗心得吧~

更復刻的 LEICA 味外型
Xiaomi 15 Ultra 外型沒太大改變,但細節上更到位,有LEICA 標誌的鏡頭改用「L 型」排列,右上角還多了個 Ultra 字樣,並有防摔防刮的 Corning Gorilla Glass 7i玻璃保護鏡頭, 使整體辨識度跟相機專業感都更強,手上這款為是經典黑銀拼接款,金屬加皮革的質感蠻有復古味,喜歡相機風格的,看到這配色應該會滿心動的。


圓潤的邊框設計,手持時能感受到機身弧線更貼合手部,中框則採用高強度 CNC 加工鋁合金,搭配小米龍鎧架構、龍晶玻璃 2.0與耐用玻璃纖維背蓋和 IP68防護,整體抗摔耐用性在帶著上山下水(淡水環境),或日常使用上都能安心。

頂規 2K 螢幕
Xiaomi 15 Ultra 在影音硬體配置一向都是好料,這塊 6.73 吋 WQHD+ AMOLED 全等深微曲螢幕,解析度達 3200×1440,亮度最高可達 3200 nits,支援 1~120Hz 自適應更新率,影像還原細膩度極高,戶外陽光下也能維持出色清晰的畫面。

螢幕也支援「濕手觸控」技術,就是你洗手未乾、遇到小雨或流汗等情況下,手指依然能夠在螢幕滑動各種 App 和操作,不會因為水漬或濕氣而大幅降低觸控靈敏。

螢幕也支援 HDR10+、Dolby Vision 等高階顯示標準,色彩飽和鮮明,動態範圍廣和對比度表現極佳,尤其畫面中高光與背光場景下,色彩還原準確且層次分明,此外也具備解鎖更靈敏的超音波螢幕指紋辨識喔。

New 徠卡四鏡頭系統
四顆 Leica 光學鏡頭皆有各自獨立的感光元件,從100mm(4.3 x)之後的焦段,搭配多幀合成與影像AI 演算法,覆蓋 0.6x~ 17.2x (14mm~400mm)等多焦段使用,最高可實現 28 倍無損變焦,讓使用者在遠距離拍攝時,仍不畏距離捕捉細膩畫質,規格分別為👇
➡️5000萬畫素主鏡頭(23mm等效、LYT- 900 一吋感光元件、3.2μm 四合1像素、f/1.63、OIS)
➡️2億畫素超級潛望長焦鏡頭 (100mm等效、2.24μm Super Pixel、f/2.6、OIS、50cm 微距)
➡️5000萬畫素長焦鏡頭 (70mm等效、2.24μm Super Pixel、f1.8、OIS、 10cm微距)
➡️5000萬畫素超廣角 0(14mm、1.4μm 4 合 1 畫素大小、f2.2、115° FOV、5cm 超微距) 。

相機介面變得更整潔,拿掉夜景模式,並將新增「街拍模式」、慢動作、縮時攝影、電影、長曝光、超級月亮等功能移到”拍照”下方(以前是在最右邊的”更多”),EV(曝光補償)、濾鏡與美顏功能整合在左右兩側,實際操作上還算順手。



與上代相比,主要提升在細節上的進化,像是噪點變少、銳利感比較自然,顯色更有層次感,整體看起來比較舒服,比較不會有糊化感,這顆一吋大底感光元件搭配四合一像素尺寸可達 3.2μm,進光量提升、高光之下也能有效降低過曝。









焦段把山脈拉近,就變日本偽富士山了,哈哈哈。



0.6x 超廣角,這顆表現出色,光線充足環境之下,畸變修正還不錯,建築物邊緣的顆粒細節及明暗對比也都清楚可見,拍起來蠻有質感的。




開啟閃拍模式捕捉水花。

夜拍這次進步有感,整體動態範圍寬廣,光斑控制也乾淨好看,白平衡表現穩定,這次的2 億畫素潛望長焦+ AISP 2.0 演算輔助,也帶來更靈活的多焦段應用,4.3x(100mm等效)的長焦鏡頭,空間壓縮感明顯,動態範圍均衡提亮, 17.2x(400mm等效) 在色彩還原和細節保留,如果偏愛純粹的夜色感,這真實的自然光感不會讓你失望。






人像方面也算使出全力了? 在摳圖與膚色修正看的到進化,膚色不會過於暖色系,散景過渡更為柔和,增加明顯的立體感,拍攝介面預設 1x(23mm)、2x(23mm)、3x(70mm)、4.3x(100mm)等焦段切換,散景效果則有標準、旋焦、柔焦、泡泡等選擇,光圈大小也能自由調整,少了很多繁瑣多餘的切換設定,整個操作過程變得更直覺。

雖然比上代進化很,但與vivo、 OPPO等主打人像旗艦手機相比,仍有進步空間,有時候主角只要動作稍微大一點,就會遇到對焦抓不準,或是來不及捕捉的情況,拍靜態人像會比較穩定,建議多快門就多按幾張備用,但 Xiaomi 15 Ultra 拍風景或微距,那真的超有感,不止細節拉滿,散景畫面張力也強,營造出攝影感十足的 LEICA 氣氛。 (點擊照片”右上角”可放大)




標準、旋焦、柔焦、泡泡等散景效果,膚色比上代的確友善多,臉孔五官不會有太多暗沉感(點擊照片”右上角”可放大)






4.3x(100mm)人像很讚,遠遠拍都好看~(謝謝媐元賜美照)

為攝影玩家而設計的「街拍模式」和肖像濾鏡,個人非常愛,雖然沒有原廠攝影套件,但仍不影響快門瞬間的掌握力,不管拍景色或拍人,在影像上呈現種細緻的柔和感,而且取景框四周加入對焦區域的參考線,跟一般模式不同之處在於,街拍模式是針對取景框內的畫面,可以直接在預覽畫面裡快速切換28 mm、35 mm、50 mm、75 mm、90 mm、135mm 等廣角到中長焦按鍵,操作起來非常直覺。








最後看微距拍攝,幾乎每支手機都有微距功能,但不同相機系統和鏡頭搭配之下,拍出的效果還真有差, Xiaomi 15 Ultra 微距攝影主要由70mm 浮動長焦鏡頭(支援10cm)、超廣角鏡頭(支援5cm)及 2 億畫素鏡頭(支援50cm),基本上相機辨識到昆蟲或花朵等小物體,系統便會自動切換成裁切方式,結果就是會導致照片解析度降低,建議可手動關閉這功能(右下方黃點),然後手動開啟「超微距」,畫質和散景效果會好很多。

高光環境有調整 EV







微距錄影
四大演唱會旗艦機 vivo、OPPO、Galaxy、 Xiaomi
Xiaomi 15 Ultra 也上市一段時間,好拍大家知道了,反正帶著Xiaomi 15 Ultra 、 vivo X200 Pro、OPPO FindX8 Pro、Galaxy S25 Ultra 走走拍拍,素材也累積不少,就來記錄一下這四支台灣有引進的「演唱會神機」拍攝效果,不比較,因為氛圍、顯色、喜好都看個人,我喜歡的,你不一定會愛呀~ 就分享一下拍攝體驗啦! 四大神機鏡頭規格先參考!

先說個人使用上的體驗感想(從上市時間排序)
這四款旗艦機型都屬於2025年旗艦頂級水準,焦段覆蓋也很齊全,加上各家的神級 AI 演算法,其實大部分場景都能稱職捕捉,四款旗艦機在中長焦段之後有各自的優點,但說真的,不管哪一支焦段拉拉到極限都糊啦,若還是都覺得不好,那絕對是小米沒拍好! my fault!

➡️OPPO Find X8 Pro 的雙潛望長焦讓變焦段細節表現更平衡,特別是在低光與夜景拍攝效果相當不錯,人像的景深效果偶爾會偏掉,適合那些追求全焦段拍攝以及夜景表現的朋友。
➡️vivo X200 Pro的2億畫素潛望鏡頭在 3.7x~10x 的焦段表現優秀,各種模式對應各式場景直覺好用沒話說,蔡司光學色彩一致性都做得相當出色,特別是在人像拍攝上,蔡思光斑散景和人物處理上真的很棒,不過膚色可以自然點就更好。
➡️S25 Ultra 也是全能型的攝影旗艦,中長焦色彩寫實自然,場景細節豐富,讓後製創作有更高彈性,而且AI 修圖工具完整也超好用,但低光源雜訊抑制與微距的仍有進步空間。
➡️Xiaomi 15 Ultra在望遠變焦與夜景表現精彩,從14mm 超廣角到 200mm全焦段畫質均衡,操作介面也更簡潔,不過高光下偶爾會有炫光、鬼影等狀況,不過通常可以靠後續更新改善。
建築物- 0.6x 超廣角,依上市時間排序,皆為手機預設最佳焦段模式拍攝(點擊照片”右上角”可放大)




就直接從 3x之後開始,FindX8 Pro 3x ;X200 Pro 3.7x;S25 U 3x;Xiaomi 15 U 3x




建築物- FindX8 Pro 6x;X200 Pro (沒拍到,sorry);S25 U 5x;Xiaomi 15 U 3x




建築物- FindX8 Pro 13.3x ;X200 Pro 10x;S25 U 10x;;Xiaomi 15 U 17.2x




建築物- FindX8 Pro 30x ;X200 Pro 30x;S25 U 30x;;Xiaomi 15 U 30x




建築物- FindX8 Pro 120x ;X200 Pro 100x;S25 U 100x;;Xiaomi 15 U 120x




惠安公園夜拍101大樓- 0.6x 超廣角




惠安公園夜拍 101大樓- 1x 主鏡頭,每支旗艦主鏡頭呈現各自的影像哲學,就看個人偏愛的喜好。




惠安公園夜拍101大樓- FindX8 Pro 3x ;X200 Pro 3.7x;S25 U 3x;Xiaomi 15 U 3x




惠安公園夜拍 101大樓- FindX8 Pro 13.3x ;X200 Pro 10x;S25 U 10x;Xiaomi 15 U 8.6x,在往後拉其實真的都不怎麼美,夜拍在 5x~10x 焦段以下整體質感和顏色還原度都在水準內,就不在焦段拉到極限互相傷害了,哈哈。




淡水日落- 0.6x 超廣角,夕陽場景也是考驗各家高光壓制最佳場景,覺得誰的的太陽是又圓又橘、顏色漸層的豐富度最佳? 亮點在左下角,哈哈。




淡水日落- 1x 主鏡頭




淡水日落- FindX8 Pro 3x ;X200 Pro 3.7x;S25 U 3x;Xiaomi 15 U 3x




淡水日落- FindX8 Pro 13.3x ;X200 Pro 10x;S25 U 10x;Xiaomi 15 U 8.6x (這邊 X200 Pro 和 Xiaomi 15 U 的 16:9 比例沒拍到,就先放 4:3)




人像 – 1x 模式 (點擊照片”右上角”可放大)




人像 – 2x模式




人像 – 3x模式




人像 – FindX8 Pro 6x ;X200 Pro 10x;S25 U 10x;Xiaomi 15 U 8.6x




Xiaomi AI 應用
同樣與 Google 深度結合的的 AI 助手,搭配小米大腦,在文字、聲音和圖像方面最先進的多模態處理能力,全方位提升生產力和創造力。

AI 寫作:輕鬆延伸和校對電子郵件、文章或筆記,以四種不同的語氣潤飾。

AI 語音辨識:能自動將語音轉換為文字,具備說話者辨識、摘要生成與翻譯功能。



AI 同聲傳譯:即時口譯助理,適用於面對面互動、電話通話或線上會議,或著推薦外國朋友美食,讓溝通更加順暢。

AI 後製創作工具 :相簿內支援的 AI 相當豐富,包括 AI 反光消除、AI 魔法消除 Pro、AI 擴圖、AI 智慧成片等等,可透過 AI 技術達到你想要的呈現的畫面,個人覺得 AI 智慧成片很實用,因為是完全免費,做 10秒短片或常影片都方便,也無需另外下載第三方 App 。




這功能類似以前的 Soloop 即錄,軟體還提供剪輯、片幅、影片品質、濾鏡、輸出、字幕、配樂等小工具,製作影片超直覺好上手,從相簿選好素材之後,選好你想要的設定,一鍵就能開始製作,對於喜歡創作影音的人來說是非常非常便利。
硬體效能與續航
再說重述一次,也「上市」一段時間,硬體跑分大家也知道了,但記錄一下讓體驗心得完整點,處理器採用台積電 3nm 二代製程 Snapdragon 8 Elite 與 Xiaomi HyperOS 2作業系統,多核心效能提升高達 45%,內建 5410mAh大電池,但有時會莫名有機身明顯升溫的狀況,這就容易造成卡頓和續航力差的問題,同樣就看更新之後會不會改善,提供安兔兔跑分及 PCMark 參考。


此外, 15 Ultra 支援 LPDDR5X + UFS 4.1快閃記憶體,當手機開啟多工處理或熱點分享,大致上能保持運行順暢,16GB + 512GB版本最高可在擴展 16GB 記憶體使用。


充電效能方面,支援高達 90W超級快充、80W無線快充,透過 Xiaomi Surge P3充電晶片和 Xiaomi Surge G2電池管理晶片, 在強化充電效率時能兼顧能量損失,延長電池壽命並讓手機保持最佳狀態。



Xiaomi 15 Ultra 最後來看機身配置,機身擁有雙藍牙及 Wi-Fi 7 連線能力。

底部配置立體喇叭、USB Type-C 充電/傳輸孔、麥克風及卡槽(雙 SIM 卡,可 nano SIM + nano SIM 或 nano SIM + eSIM、eSIM + eSIM)。

頂部無配置。

右側設置音量調整按鍵及電源鍵。

體驗心得優缺點
以 LEICA 味為定位的 Xiaomi 15 Ultra ,氛圍感的確出眾,但其實也是很看看環境光線和場景,有時要稍微調整參數才能拍出懷舊徠味(我不會拍抱歉….),但大致上,這代的超長焦鏡頭帶來相當優異的畫質呈現,只要光線不要太弱,細節與銳利度都能維持高水準,即使在 200mm 甚至 400mm 的高倍率焦段之下,細節還算清楚,其中,長焦微距和微距錄影是四款中最令人驚豔的,但若能像 vivo X200 Pro 獨立設計出幾各倍數切換使用,會讓用戶的拍攝體驗上更直覺好用,AI 功能應用也很齊全,唯一的小可惜,就是使用期間有時手機莫名持續升溫,相對影響到續航力,若要出門遊玩一整天,記得帶顆行動電源備用,另外超長焦潛望手機開箱也可參考。
Samsung Galaxy S25 Ultra 體驗心得開箱~ 恰到好處的外型, Galaxy AI 超前佈署~
2億 APO蔡司長焦神機降臨~ vivo X200 Pro、vivo X200 深度實測
長焦來比拚~ OPPO Find X8 Pro、 Find X8 雙旗艦系列開箱~ 超強 120x 雙潛望
